为深入推进《水土保持法》普及宣传教育,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法大格局,3月以来,洋县水利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十一周年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切实做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努力形成人人知晓、个个遵守水土保持法律的良好氛围,为加快推进洋县水土保持事业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聚焦“责任人”,督促建设单位遵法守法
通过送法上门的形式,向机关、企业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水土保持法宣传手册》、《洋县水利局关于水土保持法定义务告知书》等宣传资料,以“责任人”为中心,提供统一规范权威的政策法规解读服务,明确建设单位在水土保护、治理上的法律责任和应尽的社会义务,引导建设单位依法依规行事。同时还与建设单位负责人深入开展座谈,探讨了如何预防和治理生产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等问题。
二、聚焦“新媒体”,推动群众随时随地学法
针对传统普法方式的短板,借助智能手机时代,洋县水利局创新宣传模式,在水土保持宣传工作中引入了二维码扫码的潮流元素,推出线上普法宣传——“扫码学习水保法规”。群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把法律知识“装进”自己手机,将法律知识“带”回家,打破了传统普法在时间和地理空间上的限制,使群众能在碎片化的时间学到法律知识。这种新颖的扫码学习形式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到普法活动中来,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教育面。
三,聚焦“多数人”,引导广大市民懂法用法
普法宣传只有依托公众参与才能汇聚起强大力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期间,3月22日洋县水利局在洋县开明广场上,搭设宣传咨询点,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破坏水土资源的现象,细致耐心地向往来市民宣传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如: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禁止在滑坡危险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等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活动开展以来,共悬挂宣传条幅、印制宣传画100余份,散发宣传资料500余份,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为今后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