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城固县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面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进一步明确了水库管护主体,强化了水库管理责任,创新了水库管护体制,落实水库管护经费,确保水库安全高效运行。此次创建城固县充分发挥南沙河水库管理处水库管护优势,创新“以大代小”机制,开展水库物业化管理;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引进专业机构开展水库技术性巡查;多渠道建设水库智能化监测,进一步构建我县河湖智慧化监管平台;联合县检察院,强力推进水库环境综合治理,解决了多起困扰水库规范化管理的疑难险重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健全了适合城固县县情、水情的水库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水库运行安全可靠,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一是加强领导,高位推动水库样板县创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护及样板县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城固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挂帅领战,召开工作推进会4次,明确创建标准,夯实属地责任,保障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深入相关镇开展调研并召开现场会5次,督导检查样板县创建工作,推动水库管护问题整改。县水利局牵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组织动员各单位积极参与创建工作。
二是夯实基础,严格规范水库常态化管理。城固县管理的63座小型水库,产权明晰,管护责任主体明确,管护专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稳定可靠。为进一步实现小型水库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城固县制定了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管护经费管理、技术性巡视检查等13项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了安全监测、日常巡查、业务培训等工作。按照“定员、定岗、定报酬”的原则,落实了水库专职巡查责任人,规范了水库日常巡查,强化了业务指导,完善了各级监督机制。并按照统一规格、统一内容、统一模式,在所有小型水库周边醒目位置设置公示、警示等各类标识牌,实现了河湖长制、防汛责任、大坝安全运行“三责公示牌合一”,水库管护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补齐短板,完善水库管护设施设备。近年来,城固县严格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积极争取落实资金,定期对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实行动态化管理制度。截止2022年底,已完成37座水库鉴定工作,其中一类坝16座、二类坝14座、三类坝19座。同时,加快推进城固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项目进度,因地制宜落实水库管理用房和防汛物资仓库,硬化上坝路、坝顶路,满足日常管护、物资储备、应急抢险等安全运行管理相关要求。推动水库不断健全和完善雨水情自动化监测设备,建立了“城固县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
四是真抓实干,全力推动问题整治提升。针对水库疑难险重问题,县河长办联合县检察院,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组织开展水库综合执法行动。对列入样板县创建的63座小型水库全面排查,对大坝违章种植、溢洪道围拦设施、大坝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及水库周边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下达由县级总河湖长签发的整改交办单11份。各镇办、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抗牢责任,齐抓共管,攻坚克难,按期完成了所有问题整改,水库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该县水库属地管护有力,行业监管有效的新景象。
五是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小型水库管护机制。城固县积极创新,运用市场化机制,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负责,实行水库工程“管养分离”,极大提升了小型水库的安全程度、工程面貌和效益指数。充分发挥南沙河水库(中型)管理处的业务优势,实行“以大带小”,由中型水库管理单位代管镇村管理的小型水库,组织指导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运行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小型水库运行管护工作能力。针对镇村管理小型水库管护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通过政府采购,委托具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全县小型水库专业化技术性巡视检查,并协助镇村“防汛技术责任人”开展日常管护。
城固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与河湖长制、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进一步改善了水库周边环境,实现了小型水库“水清、岸绿、坝牢、景美”的新局面。下一步,城固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持续发挥“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动各行业领域、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治水。持续提升水库管理水平,打造山、水、林交融的重要景观节点。建设城乡居民近距离可感知的具备滨水景观和生态湿地特色的景观水库,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我城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水保障和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