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镇巴县水利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牢“实”的导向,坚持“严”的基调,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力锻造干部队伍“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兴三风,念三经,走三路”工作模式,强化工作整改,助力河道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兴“实情风”,念“学字经”,走“连心路”,抢抓机遇担当作为。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力量和勇气,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河道管理、水利综合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对标对表省、市安排部署,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探索建立河道保护长效机制。二是落实水资源管理。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探索,完善河湖长制联席会议、河湖长履职规范、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四不两直”暗访督查等制度。三是强化监督管理。根据该县河湖管理实际,调整充实县级河(湖)长20名、县级河(湖)长制责任单位20个,实行一镇一县级河长一责任单位。巩固“河湖长+河湖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机制,建立健全巡河管河队伍,全面建立“河湖长履职尽责、河长办督导督办、水利部门牵头负责、责任单位紧密配合、司法机关有效监督、执法机关合力打击、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兴“实绩风”,念“责字经”,走“振兴路”,履职尽责提升能力。一是抓好三项机制,推进合力治水。创新开展镇巴县寻找“最美乡河”等活动,强化宣传引导。利用电视、网络和“两微一抖”等媒介,全方位、多元化高频率宣传水法律法规及河湖长制工作。在县政府网站公布各级河湖长名单,并设立河湖长制公示牌和群众投诉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守“三条红线”,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限制纳入、水管理责任与考核“四项制度”,构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二是强化水域岸线管控。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打击整治等行动,既清存量、又遏增量,共组织4轮次“四不两直”河湖“清四乱”暗访督察,反馈交办河湖“四乱”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扎实开展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反馈问题整改。3月底成立六个工作组,利用一周时间对水利部反馈该县394个河湖遥感问题图斑现场进行逐一核查、拍照、测量,通过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复核、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均已整改到位,并通过省、市河长办复核验收和销号。
兴“实干风”,念“民字经”,走“幸福路”,全心全意服务发展。一是扎实开展防溺水工作。增设县涉水领域(防溺水)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立县涉水领域(防溺水)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机构,出台并印发《全县水利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完善防溺水的各项工作机制。督导各镇(街道)完成河湖库渠重点河段、敏感水域隐患排查整治,封堵下河便道54处,安装安全警示标志牌320块,完成“四个一”建设321处,安装警示带等防护22处。二是有力推动“5+1”治水。持续推进“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相关要求,组织召开“5+1”治水联席会议,采取周调度、月督导、季通报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三是持续改善河湖环境。在全县集中开展4次清理河道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机械车辆200余台,清理河道侵种100余平方米,清理河道障碍物20万余立方米,拆除涉河乱搭乱建20余处1000余平方米,清运河道垃圾约100多吨,清理整治河道长度300多公里,河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下一步,镇巴县水利局将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抓、亲自抓、深入抓,紧盯关键环节,狠抓重点难点,高效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抗牢抗实河湖长制政治责任,推动全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