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略阳县城区因洪水冲塌而大规模重建或补建约有8次,解放后至2020年间有24次大水入城,略阳县城至今仍为全国及陕西省防洪重点城市,特别是2018年至2020年,县城三年两次进水,给略阳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前期所建水雨情监测站已不能满足略阳县河道的水、雨情分析,不能及时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汛情、险情、灾情进行动态监视,防汛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及时完善健全水位监测防御系统,火种小组围绕“水位流量监测站点建设,完善防洪防御系统”为研究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智慧水务监测系统的应用工作中去。
一是深化理论知识,提升政策理解。结合“双导师”建立年青干部纪实档案,通过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训+课题研讨模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对略阳亲切关怀嘱托等内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积极探索水利发展新技术、新模式,充分借鉴陕西榆林红碱淖河道水文监测站安装案例,落实重点任务,在治水、管水上不断发力,为水位流量监测站点建设奠定基础。截止目前,开展集中学习9次,围绕学习主题开展交流讨论9次,水位监测点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研讨1次。
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做实前期工作。“火种小组”成员积极深入县域重点河段,在市、县专家指导下实地调研,形成一线勘测和调研汇报材料,通过现场踏勘和调研发现,略阳县几处雨量观测站和水位观测站,大部分为简易观测站,且已建多年,缺少维护,为确保水位流量监测点位精准性和功能性,最终确定了嘉陵江干流、小河、青泥河、西汉水、窑坪河、青泥河、窑坪河、西汉水、秦家坝河、金家河、东渡河、八渡河、嘉陵江等13个新建水位流量雨量监测点。
三是积极建言献策,拓展思维能力。结合“火种计划”小组学习讨论,针对水位流量雨情监测站建设,在小组成员中积极征集建言献策,大胆设想,征集了易出问题河段增设监测点、应用微信小程序、使用实用性和易用性的操作系统等4条意见建议,在项目建设和监测系统传输上采纳2条建议。
四是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促进“火种计划”成效。“火种计划”小组成员深入项目一线从项目谋划、落地、实施、现场管理等方面全过程参与,积极分析县域水系分布图,根据以往略阳县流域水文特性和现有资料条件,配合设计单位完善了水位流量监测点建设的初步设计,该项目将通过对水雨情监测系统的维护提升实现对河道上下游流域、工程本身及相关的实时水情、雨情、旱情、洪涝灾情,以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信息的自动化实时采集,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公共平台;利用功能完善的专业管理软件和系统,在可视化条件下,为河道防洪、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方案模拟分析,有效提高河道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完善防洪防御系统的功能。项目已完成项目评审,目前正积极完善项目前期手续,预期12月开工实施,项目建成后,水位流量监测系统可快速地对所辖范围内河段监测点的水情信息进行传送,能够快速收集、检查、纠错,自动进行标准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水情信息能够自动转发目标地点,对于上下游河道安全、改进水利工程施工和性能评价具有重大意义。